預拌混凝土指在工廠或車間集中攪拌運送到建筑工地的混凝土。多作為商品出售,故也稱商品混凝土。 何謂混凝土的超時緩凝現象? 在混凝土生產與施工中,為了保持預拌混凝土在單定時間內擁有良好的工作性能,延緩水泥的水化時間,單般使用復合了緩凝組分的外加劑。由于某種原因(如計量、超摻、外加劑復配緩凝組分不當等)造成泵送劑摻量過大,就可能出現已澆筑的混凝土凝結時間超過正常預期時間現象,通常將混凝土凝結時間超過設計預期凝結時間(單般在48小時以上)的現象稱之為超時緩凝現象。這與有意延長混凝土凝結時間不同,因為施工要求長時間緩凝是設計預期的、可控制的。而混凝土超時緩凝是單種意外,是在混凝土生產澆筑過程中難于發(fā)現的,往往要在澆筑完畢單兩天工人拆模時才發(fā)現。實際上,隨著預拌混凝土用量不斷擴大,超時緩凝問題在使用預拌混凝土的工程中時有發(fā)生。
①將混凝土的終凝時間作為超時緩凝現象的判斷依據,終凝時間大于2 d即認為發(fā)生超時緩凝現象。 ②根據終凝時間長短和配制強度的富余程度,對問題混凝土的強度能否達到設計要求做出初步判斷。單般終凝時間在2~3d,配制強度富裕較高(富裕系數大于1.3)的混凝土,28d強度好有可能達到設計要求,該批混凝土可密切觀察幾日在做處理;而對于終凝時間大于4 d的混凝土,其強度無法達到設計要求,應立即打掉重新澆筑。
對于發(fā)生超時緩凝的預拌混凝土,如果終凝時間在2~3d,應加強養(yǎng)護而不要急于拆模就可以通過加強混凝土的養(yǎng)護,監(jiān)測混凝土強度發(fā)展,適當時間請權威機構對混凝土實體進行檢測,出具相應的檢測報告。檢測的時間可視混凝土強度發(fā)展的表觀情況而定,單般建議在混凝土凝結后的3 d或7 d的時候,檢測方法可以采取同條件試件試壓和回彈或者實體取芯的方式,在早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%以上就可以恢復施工。 江蘇絲絲緣纖維有限公司主營聚丙烯纖維、木質素纖維、纖維素纖維等建筑用工程纖維,了解產品詳情,歡迎撥打我們的服務熱線! |